【編者按】當前,全國已經進入“七下八上”防汛關鍵期,一些地方遭遇強降水、一些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,引發山洪、泥石流等地質災害,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光明網、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聯合推出“防汛救災在行動”系列動畫產品,引導社會公眾樹牢安全意識,筑牢防災減災人民防線。
相聲中的一句“天雷滾滾”曾讓很多觀眾“笑岔氣”,而若在現實生活中出現雷聲陣陣、烏云滾滾,那可要“唯恐避之不及”。
進入汛期,我國各地遭受雷擊的概率增大。從衛星、通信、導航、計算機硬件和網絡,再到高層建筑、家用電器等,都可能受到雷電災害的威脅。一旦發生雷擊事件,除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外,還容易導致火災、爆炸、信息系統癱瘓等事故。

科學躲避雷擊,需在電力安全、室內安全、旅行安全、通信安全等方面給予高度關注和防范。
我國雷電預警分為三個等級,由低到高分別用黃色、橙色和紅色表示。讀懂這三道預警信號的具體所指,今后收到相關提示信息就可早做籌謀。

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指6小時內可能發生雷電活動,且可能導致雷擊事故。在這種情況下,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按照職責做好防雷工作,號召公眾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盡量避免戶外活動。

若接到雷電橙色預警信號,則在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很大,或已經受雷電活動影響且可能持續,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大。這時應留在室內并關閉門窗,戶外人員應躲入帶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汽車內,注意關閉危險電源。不要在樹下、電桿下、塔吊下避雨,不在空曠場地打傘,不把農具、羽毛球拍、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。


雷電紅色預警信號為***別預警,指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非常大,或已經有強烈的雷電活動發生且可能持續,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。此時應盡量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汽車內,并關好門窗。切勿接觸天線、水管、鐵絲網、金屬門窗、建筑物外墻,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和其他類似金屬裝置。盡量不要使用無防雷裝置或防雷裝置不完備的電視、電話等電器。特別提醒,雷雨天應盡量避免接打手機。


一般情況下,當雷電天氣到來時,應提前躲在安全的建筑物內,并遵循雷電預警信號所要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,提高防范意識,消滅險情萌芽。

監制:李政葳 策劃:孔繁鑫 撰文/制作:王一涵 包裝:曾震宇
光明網、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 聯合出品